近日,在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产业研讨会上,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罗毅波研究员指出,蝴蝶兰属经典植物的观赏属性已开始显现“天花板效应”,而在它们的生态和景观属性,个人体验、自然博物和科普属性,文化和艺术属性,次生代谢物对人类的作用等方面,都处于待开发利用阶段,是行业发展的新起点。
罗毅波据介绍,蝴蝶兰属是兰科万代兰族指甲兰亚族植物,全属包括64至66个物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我国有17种,最北可以分布到秦岭南坡。仅产于我国的蝴蝶兰属植物有3种,包括麻栗坡蝴蝶兰、滇西蝴蝶兰、象鼻蝴蝶兰。
麻栗坡蝴蝶兰象鼻蝴蝶兰观赏蝴蝶兰杂交品种已成为全世界最喜爱的盆花之一,全球产量仅次于一品红,在盆花中排名第二。在我国17种蝴蝶兰属植物中,目前仅白花蝴蝶兰、台湾蝴蝶兰、桃红蝴蝶兰、五唇兰对观赏蝴蝶兰产业有贡献。五唇兰由于具有紧凑的株型以及直立的花序等优秀园艺性状,已成为蝴蝶兰育种的热门方向。
其实,蝴蝶兰属其他原生种也可与五唇兰一样,为蝴蝶兰观赏产业的多样性发展作出贡献。考虑到兰科植物生殖隔离的特点,指甲兰亚族中的其他物种,也可以为蝴蝶兰产业作出重要贡献。
蝴蝶兰属和指甲兰亚族植物,可以生长在多种生境,包括附属在树干表面、树枝表面以及各种岩石表面,是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标志性物种之一,是室内构建这些地区景观的最佳植物。但是,这种生态属性和价值基本没有被开发利用,更没有培育适合打造此类景观的特殊品种和品系。
大尖囊兰蜈蚣兰(山东青岛有分布)蝴蝶兰属和指甲兰亚族植物形态丰富,可为景观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如万代兰中的大型植株可以为景观构造提供素材,小型的尖囊蝴蝶兰、象鼻兰等则可以提供多样化的体验,包括深度参与、研学教育、自然博物和科普教育服务等。
尖囊蝴蝶兰在文化和艺术方面,尽管蝴蝶兰属植物是近代才从西方传入我国,在我国的观赏文化和习惯不像国兰有上千年历史,但其独特的观赏价值也受到我国艺术家的青睐。例如,徐悲鸿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创造的“铁锚兰”,就是一幅以蝴蝶兰为原型的艺术品。因此,艺术文化价值也是蝴蝶兰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具有很好的前景。
徐悲鸿的“铁锚兰”此外,蝴蝶兰属植物中有大量化合物,如苯酚类、花青素、芪类、酚苷等,但次生代谢物的开发利用还没有被人们所重视。不过,我国台湾成功大学兰花研究中心正在这方面开展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原创:薛光卿
编辑,设计:李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