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秦淮八艳各自归宿,有人成为一品夫人,有人
TUhjnbcbe - 2024/7/28 18:00:00

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畔出现了八位国色天香,才艺卓绝的名妓,史称秦淮八艳。她们分别是: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柳如是、陈圆圆。同样是一代名妓,同样生逢乱世,她们各自的归宿却千差万别。

柳如是,美艳绝代,才气过人,在诗词和书画方面都有深厚造诣,被誉为“秦淮八艳之首”。

柳如是挑选夫婿婿要求很高,许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最后于崇祯十四年她20余岁时,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明朝灭亡后,钱谦益降清,柳如是则在暗中全力资助抗清义军。

年钱氏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氏为了保护钱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恶棍们虽被吓走,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一生。柳氏死后葬于虞山佛水山庄。

陈圆圆,色艺双绝,名动江南。早年被崇祯皇帝田贵妃之父田弘遇强夺至京,后被转送吴三桂为妾。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后,陈圆圆为刘宗敏所夺。本欲投降起义军的吴三桂得知圆圆遭劫,“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愤而降清。在吴三桂所部和清军的联系夹击下,李自成的军队遭受重创,仓皇逃离北京,尽弃所掠辎重、妇女于道。吴三桂在兵火中找到了陈圆圆,军营团圆。此后陈圆圆一直跟随吴三桂。

吴三桂独霸云南后,开始过上了穷奢极欲的生活。陈圆圆因年老色衰,加之与吴三桂正妻不谐,于是日渐失宠,遂辞宫入道,“布衣蔬食,礼佛以毕此生”。一代红妆从此繁花落尽,归于寂寞。

后来吴三桂在云南宣布独立,康熙帝出兵云南,年冬昆明城破,吴三桂死后,陈圆圆亦自沉于寺外莲花池,死后葬于池侧,池畔留有石刻诗。

李香君,南京秣陵教坊名妓,歌喉圆润,丝竹琵琶、音律诗词无一不通,特别擅长弹唱《琵琶记》。

崇祯十二年的秋天,李香君刚满十六岁的时候,见到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并一见倾心,这本应是一段才子佳人式的风花雪月,只是可惜生逢乱世。这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最终还是以悲剧收场。

清顺治十二年(年)的暮春,满树的桃花已经凋谢,落红遍地。李香君独自来到栖霞山下,在一座寂静的道观里出家,此后再无下文。

著名剧本《桃花扇》就是以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爱情故事为背景所著。

董小宛,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女子中的一流人物。

年,董小宛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后嫁冒为妾。小宛嫁入冒氏之门后,与冒家上下相处极其和谐。最令人心折的,是她能把琐碎的日常生活过得浪漫美丽,饶有情致。闲暇时,小宛与辟疆常坐在画苑书房中,泼墨挥毫,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

但随着大明王朝的灭亡,小宛随冒家南下去逃难。战乱过后,冒家辗转回到劫后的家园,日子变得十分艰难,多亏董小宛精打细算,才勉强维持着全家的生活。但缺米少柴的日子终于让体质已极度亏虚的董小宛倒下了。顺治八年正月,在冒家做了九年贤妾良妇的董小宛终于闭上了疲惫的眼睛,在冒家的一片哀哭声中,她走得是那样安详。

顾横波,工诗善画,善音律,尤擅画兰。她是“秦淮八艳”中地位最显赫的一位,曾受诰封为“一品夫人”。

崇祯十四年(年),名满秦淮的顾横波嫁给了“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龚鼎孳。洗尽铅华,改名换姓“徐善持”。明亡后,龚鼎孳降清,仕途亨通,做到了礼部尚书,而顾横波也因此受诰封为“一品夫人”。

康熙三年(年)冬,顾横波一病不起,卒于北京铁狮子胡同,龚鼎孳在北京长俸寺建妙香阁纪念。

卞玉京,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

卞玉京与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吴梅村有过一段姻缘。崇祯十四年春,吴梅村在南京水西门外的胜楚楼上饯送胞兄吴志衍赴任成都知府,在这里他遇见了前来为吴志衍送行的卞玉京,不由为之倾倒。以后二人交往频繁,感情渐深。后来吴在长干里寓所得到卞的一书简,知道卞想嫁给他,心里很矛盾。因吴听到一消息,崇祯帝的宠妃田氏的哥哥田畹来金陵选妃,已看中陈圆圆与卞玉京等。吴在权势赫赫的国舅前胆怯了,只在卞玉京的寓所吹了几首曲子便凄然离去。

二年后,卞玉京嫁给了一个世家子弟,叫做郑建德,因不得意,遂将侍女柔柔进奉之,自己乞身下发,在苏州出家。

卞玉京后来隐居无锡惠山,病逝后葬于惠山柢陀庵锦树林。卞玉京以自清为跋,沉淀了她不绝音于史海的别样人生。

寇白门,风姿绰约,容貌冶艳。“今日秦淮总相值”,是钱谦益对寇白门的才与貌的赞誉。

崇祯十五年(年)暮春,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在差役的护拥下来到了钞库街寇家,几次交往后,白门对他留下了良好印象,斯文有礼,温柔亲切,所以在朱氏提出婚娶时便一口同意。是年秋夜,17岁的寇白门浓妆重彩地登上了花轿。

朱国弼实际上是一个圆滑狡黠的官僚。当明朝灭亡之后,朱国弼投降满清。朱氏欲将连寇白门在内的歌姬婢女一起卖掉,白门对朱云:“若卖妾所得不过数百金……若使妾南归,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报公。”朱思忖后遂答允,寇白门短衣匹马带着婢女斗儿归返金陵。寇氏在旧院姊妹帮助下筹集了2万两银子将朱国弼赎释。这时朱氏想重圆好梦,但被寇氏拒绝,她说:“当年你用银子赎我脱籍,如今我也用银子将你赎回”当可了结。

寇氏归金陵后,人称之女侠,她“筑园亭,结宾客,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酒酣耳热,或歌或哭,亦自叹美人之迟幕,嗟红豆之飘零”。后又从扬州某孝廉,不得意复还金陵,最后流落乐籍病死。

马湘兰,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

马湘兰算不上是个绝色美人,能在步步美人的秦淮河畔崭露头角,主要得力于她清雅脱俗的气质和出类拔萃的才华。

马湘兰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甚笃,她给王稚登的书信收藏在《历代名媛书简》中。在王稚登70大寿时,马氏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前往苏州置酒祝寿,“宴饮累月,歌舞达旦”,归后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浴以礼佛端坐而逝,年57岁。马氏死后葬在其宅第,今白鹭洲公园的碧峰寺附近。

1
查看完整版本: 秦淮八艳各自归宿,有人成为一品夫人,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