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网站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
摘要
防疫与经济两难背景下:精准防控可能是最实际的选择
全球新增确诊人数持续走高-美国回升,南半球不断创新高,国内输入性风险高企。5月底以来,全球每日新患数量维持在10万人以上,且有持续走高趋势,考虑到全球人口流动及新冠病毒传播特性,我们认为未来国内新患完全“零增长”的可能性很小。未来不排除多次出现类似北京疫情的情况。“早诊早隔离”的精准防控政策,可能是较为实际的选择。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医药投资的变与不变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医药投资的长期变化主要体现在:精准防控利器检测试剂的持续需求、疫情暴露出的医疗新基建投资需求、疫苗及相关药物研发的需求、互联网医疗的兴起。而不变的仍然在于刚性的需求及永恒的创新。
下半年:继续拥抱高景气度子行业
我们维持近期的观点,目前应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下半年行业景气度的演变。我们认为下半年,在疫情防控的同时、行业会进一步进入常态化发展。在此背景下,我们可能会陆续看到比上半年更加密集的产业政策重启,包括第三次药品集采方案、高值耗材国家集采试点及新一轮医保目录谈判等政策。所幸这些政策基本都在市场预期当中,因此对板块的冲击相对有限。拥抱高景气主线仍然是目前最好的应对策略之一,这些主线中的核心标的业绩兑现情况及长期成长逻辑较为乐观。我们继续看好创新药、CXO、仿制药产业链上游、疫苗、医疗器械、医疗信息化、连锁医疗及药房等赛道。
行情:整体跑赢大盘,医药零售、医疗服务子行业表现较好
本周医药指数上涨5.54%,万得全A指数上涨2.62%,医药指数整体跑赢大盘2.92%。年以来,医药指数整体跑赢大盘30.28%。在28个行业中,本周医药板块涨跌幅排在第3位,年涨跌幅排列在所有行业第1位。子行业方面,本周11个子行业全部上涨。医药零售(+11.03%)、医疗服务(+8.30%)子行业涨幅较大,原料药(+2.15%)、药用辅料及包材(+3.73%)子行业涨幅较小。年以来,11个子行业全部上涨,其中IVD(+76.54%)涨幅最大,医药分销(+8.44%)涨幅最小。
风险提示
疫情进展超出预期,影响企业经营;集采、医保控费政策比预期严格;新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企业业绩不及预期。
正文
防疫与经济两难背景下:精准防控可能是最实际的选择
全球新增确诊人数持续走高
全球新增确诊人数持续走高:美国回升,南半球不断创新高。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目前全球确诊患者达到万,6月20日新增12.5万例,6月以来每日新增患者数量持续走高。增长患者人数较多的国家有:美国新增3.2万例,巴西单日新增患者5.5万例(6月19日),印度新增1.5万例,俄罗斯新增例,南非新增例。目前美国新增患者人数再次回升,巴西、印度、南非等国新增患者人数不断新高。
难以平衡的两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受到国内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压力,目前大部分国家都在逐步放松疫情管制。德国、意大利、英国等疫情高峰已经过去的国家解封进展较快;美国虽然新患人数再次回升,但大部分州也都在放松管制,而且我们看到放松管制的州的新患增长明显;巴西、印度等仍处于疫情高峰阶段的国家相对管制严格,但也在尝试逐步放松管制。
输入型风险高企,精准防控可能是较为实际的选择
全球第一波疫情持续走高背景下,国内输入性风险高企。5月底以来,全球每日新患数量维持在10万人以上,且有持续走高趋势,考虑到全球人口流动及新冠病毒传播特性,我们认为未来国内新患完全“零增长”的可能性很小。以北京为例,本次北京的疫情发生较为突然,6月11日至6月20日,北京累计确诊患者人,其中6月20日新增患者22例。从目前获取的信息看,基本属于输入型病毒。
“早诊早隔离”的精准防控政策,可能是较为实际的选择。此次疫情发现较早,依赖于政府强力介入、早诊早隔离政策的严格执行,北京疫情基本稳定。北京市卫健委已经发布《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发热门诊和院感防控管理》对就诊的发热人员全部进行新冠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以及CT和血常规检测;6月17日起,北京应急响应级别上调为二级,并相应调整防控策略;6月18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北京疫情已经控制住。近一周的新增患者人数有所下降,目前稳定在二十多人,我们认为北京迅速加强防控措施,目前疫情基本稳定。未来,依据不同区域风险级别进行分类管理的精准防控可能是较为实际的选择。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医药投资的变与不变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医药投资的长期变化主要体现在:精准防控利器检测试剂的持续需求、疫情暴露出的医疗新基建投资需求、疫苗及相关药物研发的需求、互联网医疗的兴起。
精准防控利器检测试剂的持续需求
核酸检测试剂相关多家厂商持续受益。截止6月14日,国家药监局已批准上市的新冠检测试剂已达42款,其中核酸检测共22款,临床使用最为普遍的PCR试剂产品20款,涉及到的上市公司包括华大基因、达安基因、迈克生物、明德生物、复星医药、硕世生物、东方生物等,我们初步测算国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业务对出厂端贡献有望超过25亿元;此外还有安图生物、艾德生物、透景生命等也均完成新冠核酸检测产品研发并完成CE认证,考虑到核酸试剂出口增量贡献更大,对IVD行业相关公司今年业绩预计将有直接帮助。
抗体检测和ICL行业亦将受益。住院患者及发热门诊患者在核酸检测同时检测新冠抗体,将有利于诊断患者病程、并降低漏诊率,我们同时看好新冠抗体发光检测在国内的快速推广。国内化学发光龙头公司安图生物与迈克生物有望借助此医院的装机进度,进口替代进程提速。此外,新冠核酸筛查人群和范围扩大,直接有利于ICL行业承接核酸检测业务,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各家都将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行业龙头金域医学等每日标本检测能力最大,将充分受益。
IVD行业二季度经营持续向上,重点推荐金域医学、迈克生物及安图生物。医院整体复工进一步好转,医院诊疗量回升使得检验试剂的销售逐渐正常,叠加海外疫情蔓延带来的试剂出口及国内疫情防控的新冠检测需求,预计二季度IVD板块主要公司业绩开始恢复或高于正常增速增长,整体业绩也将持续好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我们重点推荐迈克生物、金域医学、安图生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