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千窑难烧一品红郎窑红,开创了康熙红釉 [复制链接]

1#

郎窑红,实乃仿宣德红釉,但比宣红釉更鲜亮,是我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它的特点是:色彩绚丽,红艳鲜明,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

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边"。

而底部边缘釉汁流垂凝聚,近于黑红色。为了流釉不过底足,工匠用刮刀在圈足外侧刮出一个二层台,阻挡流釉淌下来,这是郎窑红瓷器制作过程中一个独特的技法,世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

清康熙郎窑红釉观音瓶

高45.5cm,口径12.7cm,足径14.4cm

故宫博物院藏

郎窑红,又称粉红釉、孩儿脸釉、豇豆红釉、桃花片釉等,初创于明代,清代有很大发展。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会经济比较繁荣,制瓷工艺达到我国历史高峰。凡是明代已有的品种不仅都能烧造,而且大多有所提高或创新。

清康熙郎窑红釉琵琶尊

高36.6cm,口径12.6cm,足径13.6cm

故宫博物院藏

康熙一朝是明清御窑厂继永宣之后,单色釉烧造的第二个高峰。这其中首先即是前朝的追慕,一代名品郎窑红就是出自对永宣红釉的模仿,其它如洒蓝、甜白亦是如此。除了追慕前朝之物,康熙瓷工的创新也绝不含糊,乌金釉、瓜皮绿等在前朝默默无闻,或尚属草创的釉色纷纷在这时发扬光大。

清康熙郎窑红釉凤尾尊

高45.5cm,口径12.7厘米cm,足径14.4cm

故宫博物院藏

而这一时期单色釉烧造的最重要的意义,是为此后康雍乾三朝的单色釉官窑瓷器的生产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明宣德鲜红釉碗

高8cm,口径18.9cm,足径8cm

故宫博物院藏

清中晚郎窑红釉荸荠瓶

口径8.6cm,高30.5cm

而郎窑红无疑是康熙红釉瓷世界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开创了康熙红釉瓷之先河,其无论是历史意义还是独特的艺术魅力,均可独步古今。由于对烧成的气氛、温度要求很严,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