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在过去很多年是当之无愧的黄金赛道,诞生了很多大牛股。
但随着形势的变化,这几年医药股成为下跌重灾区。
各种医药巨头、医药基金简直跌麻了。
重磅罚单,股价暴跌
最近,深陷下跌泥潭的医药行业,又曝出一则大消息:
上市药企一品红,因涉嫌药品违规集采,被处以重罚!
7月27日,一品红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广州一品红制药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的违约通知书。
通知书显示,一品红制药(包括一品红制药授权人)在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投标中存在《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文件编号:GY-YD-1)17.4条款的情形,应当按照采购文件约定受到相应处理,并由一品红制药承担给采购方造成的损失。
这个17.4条款的具体内容为:相互串通申报、协商报价,排斥其他申报企业的公平竞争,损害采购方或者其他申报企业的合法利益。
也就是说,一品红方面涉嫌使用串通投标的方式为自己牟利而被罚。
根据一品红制药方面的测算,上述行为造成采购方损失人民币2.66亿元。一品红制药将按照相关约定,将损失金额全部退回。
2.66亿元对一品红意味着什么?年,一品红营业收入25.03亿元,净利润1.85亿元。
一品红这下要付出比一年净利润还要高的代价!
虽然一品红在公告里称,这对公司年度财务造成的影响尚不确定,但对股价来说,影响是板上钉钉的。
7月29日,一品红早盘一度暴跌超过19.3%,无限逼近20cm大号跌停板。收盘暴跌17.33%,并且放出1.93亿的巨额成交量。
一品红收到的罚单,不是国内药品集采中的第一例,但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却是罚单金额最高的。
说一品红是年医药集采中暴雷最大的公司,可能一点都不为过。
一品红的集采暴雷,似乎也有迹可循。在今年4月17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的相关公告中提到,有群众举报4个品种在集采中存在投标价格异常情形,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正好位列其中。
集采高增长,深陷医疗腐败
一品红是国内儿童药、慢性疾病药物的生产厂家,涉事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可以用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是一品红的新产品,在年和年年初,该产品仅仅取得了19.84万元的收入。
这种全新的产品一旦成功,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赛道。
事实上,该产品在后续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程度成功。
在年7月的国家药品集采中,该产品以17.88元的价格中标,获得22%的约定采购额度。
从一品红年的财报数据来看,当年公司7个产品入围全国药品集采,集采产品营收同比增长高达.34%。
年,一品红营收增速为9.79%,净利润增速为-36.49%。这样对比不难看出,集采产品在一品红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集采产品出事,对一品红的打击不仅表现在股价上,如果公司其他产品接下来也因此事件被牵连,才是杀伤力巨大。
一品红管理层此时最关心的可能不是股价,而是公司集采挂网资格被影响,产品被“拉黑”。
如果真是这样,损失可就远超过被罚的2.66亿了。
过去两年,一品红虽然在药品集采上取得一定突破,但其净利润却是连续负增长。
而在业绩连续下滑的同时,一品红的销售费用却居高不下。
年、年,一品红销售费用分别为12.49亿元、11.24亿元,分别占当期营收的54.77%、44.90%。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写过,“药企分两类,一类是研发主导型,一类是营销主导型”。一品红销售费用占营收的比例高达一半,是非常典型的“营销型”药企。
这“营销型”药企,非常容易陷入行业潜规则、灰色地带中,也很容易被卷入医药反腐中。
年,医药领域的反腐备受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