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清朝做清官容易吗不妨看看清朝官员的 [复制链接]

1#

问:在清朝做个清官难度如何?

答:难极了!

为什么难呢,因为清朝政府真的非常非常“抠门”!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之后效仿前朝制定服色。开科取士,但是自从清朝建立之后,贪腐现象一直屡禁不止,各色贪官你方唱罢我登场,有清一代,贪腐现象堪称冠绝历代。

清朝的皇帝为此大动肝火,表示那些贪污受贿的家伙实在是不似人。但是官员们还是老样子,甚至连科举制度这种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都不能幸免,就连皇帝信任的亲信都会受贿舞弊,因此清朝的科场舞弊案也是出奇的多,制裁手段也是出奇的狠。

更夸张的还是乾隆年间的和珅,他提醒建议乾隆开创了议罪银制度,直接将贪腐这种事情变成了拿到台面上说的事情。乾隆一看情况恶化到这种程度,干脆直接加入了贪腐的队伍里面——要求官员给自己送礼。

在英国人马嘎尔尼访问中国的时候,英国人对大清的官员印象极为差劲,因为这些官员一路上都在偷他们的东西,一直没停过,不管什么东西都要偷一块走。用马嘎尔尼的话说,大清的官员似乎已经干这种事情干得非常熟练了,都不偷偷摸摸的干了,都是直接当面顺走。

那么,为什么清朝的官员素质这么差呢,怎么动不动就干这种没脸皮的事情呢?就不能做一个安静的清官吗?其实啊,大清那些想做清官的人不是没有,曾经也都是有过的,只不过后来被生活“逼着”不得不开始贪污起来。

有人可能就要吐槽了,说这怎么可能呢!但事实上就是如此,大清官员的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就连影视剧里面最为常见的“凉帽”都需要自己掏钱定做。

很多人都曾经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大清官员头戴的那种红顶凉帽,那种凉帽看上去平平无奇,且似乎是统一配发的,然而实际上,这玩意儿是自己购买定做的,官府没有义务给你配发,如果你买不起这个顶子,那就是你自己的罪过了。

那么,这个顶子多少钱呢?毕竟看上去也不是多昂贵的玩意儿啊。然而,这个顶子却很贵——至少比很多官员的收入要多高很多。

这种帽子外面边子上一定会包有绫罗,白色或黄色等,而帽尖上的顶珠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一品红宝石、二品珊瑚、三品蓝宝石、四品青金石、五品水晶、六品砗磲、七品素金、八品阴文镂花金、九品阳文镂花金,无品级则不得配珠子。

一般意义上来说,这种帽子完全可以说是一种奢侈品,按照当时清朝流行的工资来看,想要在不贪污的情况下攒够一副靠谱的帽子,那是要努力很久的,更何况如果刚刚做好了一顶帽子,结果自己突然升官了,那场面一定会异常尴尬。

这种情况下,清朝的不少官员灵机一动,居然发明了“拼单”模式,大家凑钱拼一顶帽子,谁需要出门办差谁带。

按照当时的物价来看,北京一处四合院也不过是四五十两银子就能买到,可是如果做了官员,不谈宝石,光是帽子上的花翎都要一百两银子,而且除了凉帽,还有冬天的暖帽呢,一样要花钱定做。

说完帽子,还有官服没说呢。清朝官服同样也是需要自己准备购买的,还不能差,否则就是大不敬的罪过,说你藐视皇恩,毕竟皇帝给予了你穿戴这身官服的机会,你居然不好好购买准备!

清朝阶级森严,服饰有朝服和吉服,分冬夏两季,一大家子要养活的官员还要请些仆人和厨子来维持体面,后来晚清的超级巨星曾国藩,在他没有发家之前,明明已经是礼部侍郎了,结果每天过日子都得靠借钱来熬着,还债都用了二十年,可以说非常扎心了。

清朝政府还有一些比较奇怪的操作——主要是跟明朝学的,有时候不发足额工资,而是用一些东西来代偿,比如说用香料胡椒或者一些大米。这些东西的价值与价格严重不符,朝廷非说市面上不值钱的胡椒值钱,官员只能捏着鼻子接受。所以,在清朝当清官,一年到头可能也没办法给自己混上一套官员的装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