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硝唑口服常释剂型,1毛4一片。来氟米特,4毛。奥司他韦,9毛9。
奥美拉唑28进10,入选者降幅均超过90%,降至1元左右,最低6毛9。
科伦药业11个品种吐血大降价拼进集采,最高降幅96%。
据《科创板日报》消息,肝癌一线靶向药仑伐替尼本次集采最高限价元/颗,先声药业以最低价3.2元中标,降幅高达97%。
……
2个多小时后,亿市场风起云涌。
“其实可以回去等,但我太紧张了,差额选举,总有人要淘汰。”一位现场的企业代表在早上不到8点就到达会议现场。
这是国家医保局组织的第七批药品集中采购现场,近家企业的约款药品参与。而这些药品,去年在公立医疗机构的合计销售额约亿元。
第七批国采和第五批类似,品种、数额较大,且注射剂占61个品种的近一半。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卷”的一次国采,单个品种竞争的对手更多、报价的抉择更难做。
上述企业代表表示,这次要竞标的品种有十多个对手,报价难料,“你以为的最低价可能在别人看来是天花板价,要预估别家的话排列组合都排不过来,只能眼睛一闭就报了。只图一个中标,地区有什么选什么。”
国内外几大药企的多个“明星产品”参与角逐,据八点健闻统计,科伦、正大天晴、齐鲁制药、石药集团等药企等都有10个以上品种参选,外企方面,辉瑞、阿斯利康也有数个产品在列。
本次国采的药品覆盖肿瘤、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疾病等领域。一场竞标会,影响的是近家药企未来1-3年的前景,以及无数个患者及其家庭的命运。
据央视新闻报道,本次集采有60种药品采购成功,家企业的个产品参与投标,家企业的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其中,6家国际药企的6个产品中选,家国内药企的个产品中选,投标企业中选比例73%,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48%,预计每年可节省费用亿元。
最“卷”的一次国采
这是一场迟到3个月的医药界盛事,受疫情影响,这场国家级竞标会从春日延迟到酷暑,地址从上海改到公里以外的南京。
接近40度的高温红色预警下,国采现场从未如此火热。
中午1点半左右开标结束,企业代表们纷纷走出会场打电话报喜。知道公司报的3个品种中选了2个,一位本土企业代表松了一口气。其表示,公司的多个品种在报价、选择地区上都有相应的不同策略,“利润都不是特别高,有一点也可以了。”
首先,从进入本次集采的大品种来看,年院内销售规模过10亿元的品种有22个。其中硝苯地平缓释控释剂型、美罗培南注射剂两个品种超过60亿,双双创下近年国采最高纪录——此前,这个纪录由第四批国采中的氨溴索注射剂保持,前一年院内销售额为59.8亿元。
而此前“大哥”地位的造就或许也和集采不无关系。开展4+7集采前,医院心血管系统化药销售额第一名是阿托伐他汀钙片,该品种被纳入集采后,榜首的地位即被硝苯地平代替。
第二,从竞争的激烈来看,10家以上企业竞争的品种有14个,也创下历史之最——要知道,第三、四、五批集采加起来达到这个竞争高线的品种数量也只有9个。
27+1个产品符合评审条件的奥美拉唑注射剂是本次国采当之无愧的“内卷之王”,根据规则,最终只能有10家企业脱颖而出。
为此,竞争者们杀红了眼。八点健闻从现场获悉,最终哈三联、华北制药、恒生、福安药业集团湖北人民制药、科伦制药、人福、罗欣等十家企业以0.-1.17元不等的报价最终杀出重围,这场厮杀将奥美拉唑从8元(20mg)、14元(40mg)、19元(60mg)的最高限价打到了1元上下,包括原研厂家阿斯利康在内的十多家竞品铩羽而归,十家获胜者将瓜分占比原40亿奥美拉唑注射剂市场。
八点健闻统计,比原定时间延迟三个月后,国采采购品种中今年4月以后过评的产品有40个左右,直接加剧了竞争力度。
而与6月20日国家集采文件正式发布时的竞争格局相比,两周多的时间内,更是有瑞阳制药、华润三九、辰欣药业、一品红、华润双鹤利民药业、华海药业等企业的25个产品压哨入局,光着脚狂奔到起跑线上。
“流感神药”九毛九一粒,东阳光药一家独大格局生变
奥司他韦口服常释剂是本次集采的又一个焦点,本就是“流感明星药”,在甲流袭击南方多个省份的特殊时节下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