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的最后一周交易时间即将开始。回顾春节之后A股市场走势颇强,上证综指的周K线已经收出连续三根大阳线。
截至2月21日收盘,上证综指涨0.31%,报.67点;深证成指涨1.05%,报.7点;创业板指涨1.82%,报.64点。上周累计表现看,上述三大股指分别上涨4.20%、6.54%和7.61%。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在2月23日发表报告,建议投资者乐观中保持理性。
他表示:“自2月4日以来A股市场涨势如虹,上证综指再次回到点上方,这已经是第46次了,投资者纷纷调侃这次在点上方能待几天?我们一直坚持,19/1/4上证综指点已经开启第六轮牛市,我们终将俯瞰点,战略上乐观,乐观中也要保持理性,快速上涨后如短期出现一些小波折也正常。”
荀玉根认为,疫情还未过去,短期基本面数据仍可能带来市场波动。对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整体判断牛市的大格局不变,坚定信心。2月4日以来A股急跌后的快速上涨,主要源于对冲疫情的政策不断推出,流动性非常充裕,市场反而对短期基本面的恶化有些钝化了。
从市场表现看,最近一周A股仍延续前期强势表现,但港股却开始调整,恒生指数在2月17日冲高后开始回落,最近一周累计跌幅达-1.82%。A股强势表现得益于充沛的流动性,投资者情绪高涨,而港股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投资者对短期基本面担忧引发港股调整。预计2月4日后一段时间市场形态可能类似年8月6日-12月初,市场表现为“进二退一”,源于基本面数据还未见底,年12月到年1月市场最终向上突破,主要原因也是年11-12月数据连续企稳回升,基本面见底回升的逻辑开始兑现。
目前,高频经济数据显示基本面正承压,发电量、地产销量等高频数据大幅低于往年同期。这次的疫情,存在潜伏期长、传染性强的新特点,疫情对短期经济基本面造成了实实在在的冲击。
短期看,荀玉根认为,复工复产进度较慢,预计2、3月经济数据恐受到拖累。中期看,A股盈利W型筑底,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二季度后仍然会回升,牛市逐渐将进入3浪上涨的逻辑未变。
方正证券的研究报告也指出,当前市场具备“弱经济、强股市”特征。
该机构称,股市强弱并非和经济增长线性相关,在经济繁荣的时候,股票市场的驱动力在于业绩提升,由经济大繁荣带来的“强股市”;而在经济低迷的阶段,股票市场也存在“强股市”,在这个阶段,市场上涨的核心驱动力在于估值提升,而估值提升源于政策积极变化引发的经济预期的改善。年一季度新冠疫情对经济产生明显影响,而节后股票市场走出V型,核心驱动力在于估值带动,估值提升源于三点:一是流动性宽裕,无风险利率下降;二是疫情数据好转提升风险偏好;三是再融资政策出台引发资本市场改革预期。
报告称,新冠疫情对短期经济造成明显冲击。疫情对经济供需双向均有明显影响,从供给层面看,体现为工业生产增速回落,从需求层面来看,投资、消费均受到疫情的影响;从中观角度来看,发电量、运输人次、商品价格、汽车和地产销售等均受到明显冲击。但新冠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属于一次性的,属于对经济的短期冲击,并不会对长期潜在增长产生明显的冲击,要坚持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在弱经济背景下,逆周期政策值得期待。年是决战小康之年和“十三五”收官之年,实现年度经济增长目标意义重大,因此政策总基调肯定是偏宽松的,肯定是支持经济发展的,根据疫情变化,政策导向逐渐从结构性政策主导到总量政策主导。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总量政策“两个更加”及“两个积极”的表述,意味着后续总量政策仍会出台,货币